江苏宿迁架桥机厂家 架桥机前支腿支撑结构与液压系统的工程设计及承载特性
前支腿作为架桥机作业时的关键承载部件,其支撑结构与液压系统的协同工作直接决定设备在过孔、架梁等工况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这一系统需同时满足重载承载、高度调节和动态平衡控制的工程需求,其结构设计与动力传递方式具有显著的工程针对性。
支撑结构采用模块化组合设计,核心框架由箱形横梁、双立柱及三角形稳定体系构成。主体结构多选用 Q345C 高强度钢材焊接而成,如某 200t 架桥机的前支腿横梁采用高 400mm、腹板厚度 16mm 的箱型截面,通过优化截面特性(惯性矩 Ix 达 52240cm⁴)确保在 840KN・m 最大弯矩下的结构安全。立柱系统分为上、下两段空腔结构,下立柱可通过伸缩调节高度,通过双向销轴实现不同工况下的刚性固定,配合球头座与桥墩牛腿的铰接连接,能有效消除施工中的附加弯矩。为增强整体稳定性,斜撑构件将主桁架与前支腿连接形成三角形结构,在大方 DF50/150 型架桥机中,这种设计使单边支点反力可达 110t,完全满足重载架设需求。
液压系统作为动力核心,采用独立液压站驱动,工作压力范围控制在 10-30MPa 之间。执行元件以顶升油缸为主,通过柱塞泵提供的高压油液实现立柱伸缩,配合电磁换向阀精准控制油液流向,确保支腿升降动作的平稳性。系统内置溢流阀等压力控制元件,当检测到超过设定荷载(如连续梁架设中 181t 的最大承重)时会自动卸荷,避免结构过载破坏。为适应野外施工环境,液压管路采用耐高压橡胶管配合防尘密封接头,在保证 5229mm 轮距范围内灵活布置的同时,有效防止沙尘侵入导致的故障。在同步控制方面,流量控制阀组严格调节两侧油缸的动作速度,使双立柱升降偏差控制在 5mm 以内,防止因受力不均引发的倾覆风险。
支撑结构与液压系统的协同设计,使前支腿既能通过箱型构件承担重载,又能借助液压元件实现精准调节。工程中需根据桥面宽度、墩高及荷载条件,选择合适的支撑间距与液压参数,如通过型钢加固横梁适应连续梁翼板的局部承压要求,充分体现了结构力学与流体传动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