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广东佛山移动模架厂家 移动模架同步顶升控制技术全流程详解

发布: 河南豫哲重型起重机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25-08-19

移动模架同步顶升控制技术是保障桥梁施工精度与结构安全的核心技术,需通过多维度协同控制实现各顶升点的高精度同步。以下为关键控制要点:

微信图片_20230525174337

一、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同步顶升系统由主控软件、数控泵站、液压缸及传感器网络构成。主控软件作为控制中枢,通过 5G 物联网实时接收位移传感器(精度 0.1mm)和压力传感器(精度 ±1% FS)数据,动态调整数控泵站输出参数。例如,当监测到某油缸位移滞后 2mm 时,系统自动增加该泵站流量,使各油缸同步误差控制在 ±1mm 内。

二、同步控制策略

采用 “压力 - 位移双闭环” 控制模式:

压力均衡控制:通过比例溢流阀调节各油缸输出压力,确保各顶升点压力差≤额定值的 5%。如某跨径 60 米梁体,设计顶升力为 4500kN,系统实时监测各油缸压力,偏差超过 225kN 时自动补偿。

位移同步调控:基于 PID 算法动态调整变频电机转速,实现油缸行程同步偏差≤2%。例如,在过孔过程中,前支腿与后支腿顶升速度需保持一致,误差超过 5cm/min 时系统触发声光报警。

三、关键参数设置

顶升速度:根据梁体重量与结构刚度,将速度限定在 5-10cm/min,避免惯性冲击。例如,800 吨梁体采用 7cm/min 匀速顶升,可将振动响应控制在 0.5g 以内。

预紧力分配:按设计荷载的 105% 进行预紧,确保各支点反力偏差≤5%。如某连续梁桥采用四支点顶升,通过应力传感器实时监测支点反力,动态调整油缸压力至设计值。

行程限位:设置双重保护,机械限位(行程终点前 5cm)与电子限位(行程终点前 2cm)协同作用,防止油缸超程损坏。

四、误差监测与纠偏机制

实时监测网络:在主梁跨中、支腿及模板关键部位布设光纤光栅传感器,每 100ms 更新一次数据。当主梁挠度超过跨度 1/800(如 60 米跨径预警值 75mm)时,系统自动启动液压补偿。

分级纠偏策略:

微小偏差(≤3mm):通过微调泵站流量实现动态修正;

中等偏差(3-5mm):暂停顶升并启动局部液压补偿;

严重偏差(>5mm):触发紧急停机,人工复核定位精度后重新校准。

五、特殊工况控制

曲线桥施工:采用三维定位系统动态调整模板线型,通过增加外侧油缸顶升量补偿离心力影响。例如,半径 3000 米的曲线桥,外侧油缸顶升量需比内侧多 2-3mm,确保梁体平面偏差≤3mm。

高墩施工:结合激光水平仪(精度 ±1mm/m)与静力水准仪,实时监测墩身垂直度,顶升过程中每升高 5 米复核一次,垂直度偏差超过 1/1000 时启动纠偏。

风力影响:风速≥6 级(10.8m/s)时,系统自动启动抗风锚固程序,通过精轧螺纹钢将模架与桥墩临时固结,锚固力≥500kN。

六、安全保障措施

冗余设计:采用双泵站并联供油,单泵故障时另一泵自动接管,确保顶升连续性。液压管路设置平衡阀,防止油管爆裂导致梁体失稳。

过载保护:当单个油缸压力超过额定值的 110% 时,系统立即切断动力源并泄压。例如,某项目设置压力上限为 4950kN(额定值 4500kN),有效避免油缸过载损坏。

应急处置:配备手动应急泵,在电力中断时可通过机械手柄实现油缸慢速回落,回落速度≤2cm/min,确保紧急情况下的安全可控。

七、应用实例

在某高速公路 60 米跨连续梁施工中,采用 MSS1600-52-58 型移动模架同步顶升技术,通过上述控制措施实现:

各油缸同步误差≤1.2mm;

梁体预拱度偏差≤±3mm;

单跨施工周期缩短至 22 天,较传统工艺效率提升 40%。施工过程中,通过智能监测系统累计预警并处理液压波动事件 3 次,确保了施工安全与质量。

通过全流程精细化控制,移动模架同步顶升技术可将梁体线形误差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内,同时提升施工效率与安全性。重点把控传感器精度、算法响应速度及应急冗余设计,是实现高精度同步的关键。

公司网址:www.yzjqj.com

咨询电话:15893839825

上一篇:安徽宣城桥式起重机厂家 桥式起重机现场安装流程核心步骤与质量控制实务    下一篇:广东江门移动模架厂家 移动模架同步横移 / 纵移控制技术全流程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