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龙门吊厂家 双主梁龙门吊定期保养项目与执行标准
双主梁龙门吊的定期保养是保障设备长期可靠运行的核心环节,需严格遵循 GB/T 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及 TSG Q7015-2016《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等标准,通过分阶段维护确保关键部件性能稳定。
一、核心保养项目与周期
月度保养
重点检查机械连接与电气系统:清理轨道表面杂物,使用扭矩扳手抽检 10% 螺栓预紧力(误差≤10%),重点检查主梁与支腿连接螺栓。清洁电动机整流器表面,调整碳刷磨损量(接触面积≥50%),检查减速器油位并补充锂基脂(NLGI 2 级)。电气系统需校验限位开关动作精度(±50mm),测试接地电阻(TN 系统≤10Ω),清理控制柜灰尘并紧固接线端子。
季度保养
强化润滑系统与安全装置:对大车行走轮轴承、齿轮联轴器等 200 余个润滑点进行全面注脂,更换减速器齿轮油(ISO VG 220)并清洁滤网。校验超载保护装置(误差≤±5% FS),测试夹轨器夹紧力(≥200kN)及制动器响应时间(≤0.2 秒),调整制动间隙至 0.5-1mm。轨道系统需检测轨距偏差(±3mm)及直线度(3mm/10m),清理鱼尾板螺栓锈蚀并涂抹防咬合剂。
年度保养
实施全面结构检测与性能验证:采用磁粉探伤检查主梁焊缝(GB11345 II 级标准),使用水准仪复测跨中拱度(≥0.7/1000 跨度),对支腿垂直度进行激光校准(偏差≤H/2000)。进行 1.25 倍额定载荷静载试验,观测主梁挠度(≤L/700)及残余变形(≤0.2/1000 跨度);1.1 倍动载试验验证振动衰减时间(≤2 秒)及结构稳定性。全面更换钢丝绳润滑脂,对回转支承滚道进行磁粉探伤,确保齿面无剥落。
二、专项检测与修复
结构探伤
每年对主梁、支腿等关键焊缝进行 100% 超声波探伤,重点检查应力集中区域。采用煤油渗透法检测隐蔽焊缝,发现裂纹后需采用 Φ3.2mm 低氢焊条(E5015)进行多层多道焊修复,焊缝打磨后重新探伤。
安全装置校验
每季度对风速仪、限位开关等进行精度校准(误差≤5%),年度校验超载保护系统与防碰撞装置,模拟极端工况验证其可靠性。沿海地区需额外检查防盐雾涂层完整性,必要时补涂达克罗涂层(盐雾试验 1000 小时)。
轨道与基础维护
月度清理轨道排水沟槽(坡度≥3%),年度检测基础沉降(偏差≤2mm),通过钢垫板与高强灌浆料调整轨道横向水平度(≤1‰)。当轨头磨损超过 3mm 或轨腰锈蚀减薄≥10% 时,需成对更换钢轨并重新对中。
三、环境适配与特殊处理
沿海高盐环境
每季度用高压水枪冲洗轨道及金属结构,对夹轨器、锚定装置等关键部件喷涂水性锌基涂镀(锌含量≥96%),确保盐雾试验寿命超 1000 小时。
高温冶金环境
采用耐高温锂基脂(滴点≥180℃)润滑轴承,每月检查强制风冷系统有效性,确保减速器油温≤70℃。
多尘工业环境
在润滑点增设迷宫式密封,每季度用压缩空气吹扫集中润滑管路,防止油脂堵塞。
四、记录与追溯体系
建立设备维护档案,详细记录每次保养的时间、内容及更换部件型号,重点留存探伤报告、螺栓预紧力测试数据及试验记录。采用二维码标签实现关键部件(如钢丝绳、制动器)的全生命周期追溯,确保维护信息可查、责任可溯。
该保养体系通过 “月度紧固 - 季度深化 - 年度全检” 的三级管控,结合环境适配措施,可使双主梁龙门吊在冶金、港口等环境下的平均无故障时间超过 8000 小时,显著降低停机维护成本。严格执行 GB/T 3811-2008 标准并采用智能润滑系统,可将关键部件磨损速率降低 60% 以上,确保设备长期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