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南移动模架厂家 移动模架横梁系统:荷载传递与精准调节的结构枢纽
横梁系统是移动模架实现主梁与模箱协同工作的关键结构,通过科学分布、刚性连接与精准调节,将混凝土浇筑荷载均匀传递至主梁,同时保障梁体几何精度。其设计直接关系到施工安全与梁体质量,在不同桥型施工中形成了成熟的技术体系。
横梁的分布方式遵循 “荷载适配” 原则,根据跨径与受力特点差异化布置。安徽高速公路 40 米跨钢板组合梁桥中,跨中区域每 8 米设置一道小横梁,支点位置加密至 4 米一道,通过间距调整平衡跨中挠度与支点应力集中。MSS45 下行式移动模架则明确区分模板横梁、前横梁与后横梁,其中模板横梁沿主梁纵向等距分布,承担模箱自重与混凝土侧压力,前、后横梁则作为端部承重节点,强化移位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这种分布模式既保证整体刚度,又通过局部加密适应荷载变化,如苏通大桥北引桥横梁在墩顶 3 米范围内采用双拼设计,提升抗剪能力。
与主梁的连接工艺注重传力效率与施工便利性。实际工程中普遍采用栓焊混合连接:横梁翼缘与主梁通过坡口焊接形成刚性节点,腹板则用 10.9 级 M24 高强螺栓连接,既保证弯矩传递,又简化现场安装流程。安徽高速项目中,三脚架横梁通过螺栓与主梁腹板预设钢板连接,螺栓预紧力控制在 300-350kN,确保摩擦传力可靠。对于曲线梁施工,部分横梁采用铰接节点,通过水平旋转铰吸收梁体侧弯产生的扭矩,如渝昆高铁曲线段横梁与主梁的连接间隙控制在 2-3mm,兼顾灵活性与稳定性。
液压调节功能是横梁系统适应施工需求的核心设计。MSS45 移动模架配备 5000kN 自锁液压缸,通过顶升横梁实现模箱高度调节,单缸行程达 450mm,同步精度控制在 ±1mm 内。浇筑阶段,液压系统根据预设拱度分级加载,如 32 米标准梁施工中,横梁通过液压缸实现 12-15mm 预抬量,抵消混凝土自重产生的挠度;脱模时则通过多缸协同收缩,使模箱与梁体脱离时间缩短至 30 分钟以内。智能同步顶升系统的应用进一步提升精度,其位移同步误差≤±0.5mm,确保横梁受力均匀,避免局部超载。
从安徽高速的等距分布到 MSS 模架的功能分化,横梁系统通过优化设计实现多重目标:8 米跨中间距平衡刚度与自重,栓焊连接保障力流连续,液压调节适应施工全过程需求。这种系统性设计使移动模架能够在高铁箱梁、公路 T 梁等多种场景中稳定应用,成为桥梁现浇施工的关键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