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行车行吊厂家 桥式起重机负载下降超速保护装置的配置规范与安全控制要点
负载下降超速保护装置是桥式起重机防止吊载失控坠落的核心安全设施,依据 TSG 51-2023《起重机械安全技术规程》强制要求,起升机构必须装设可靠的超速保护装置,通过实时监测下降速度并实施分级制动控制,构建 “预警 - 减速 - 紧急制动” 的递进式安全防护体系。该装置需在吊载超速时独立于操作人员动作,确保在机械或电气故障情况下仍能可靠制动,从根本上遏制超速坠落事故。
装置类型选择需适配不同作业工况特性。离心式限速器凭借纯机械触发优势,成为中小吨位起重机的主流配置,其通过旋转飞锤的离心力变化驱动制动凸轮,当下降速度超过额定值 110% 时开始接触制动盘,120% 时实现完全制动。这种装置无需外部动力,响应时间≤0.2 秒,适用于粉尘较少的机械加工车间,关键部件采用 40Cr 调质处理,确保在 - 20℃至 60℃环境中稳定工作。电磁式超速保护装置则通过编码器实时监测卷筒转速,当检测到速度超过额定值 115% 时,立即输出电信号触发电磁制动器,制动响应时间控制在 0.5 秒内,适用于需要精准控制的精密装配车间,其防护等级不低于 IP54,能抵御一般性粉尘侵袭。
液压缓冲式保护装置多用于冶金、港口等重载工况,由速度传感器、液压阀组和制动缸组成,当下降速度达到额定值 120% 时,液压回路自动切断快速下降油路,通过节流缓冲实现减速,130% 时触发机械制动锁死。该类型可承受 1.25 倍额定载荷的冲击,制动过程平稳无冲击,特别适合 molten metal 吊运等高危作业,液压油选用 46 号抗磨液压油,工作温度范围 - 10℃至 80℃。
防护机制设计需实现多级协同控制。系统预设三级速度阈值:当下降速度达到额定值 110% 时,触发一级预警,发出声光报警并提示操作员减速;达到 120% 时启动二级保护,自动切断高速下降回路,强制切换至低速模式;超过 130% 或持续超速 2 秒以上时,立即触发紧急制动,通过独立于主制动器的安全制动装置将吊载可靠停住,制动距离不超过 0.5 米 / 额定速度(m/s)。控制回路采用物理隔离设计,超速信号直接接入安全继电器,不依赖主控制器,确保单一电气故障时保护功能不受影响。
安装规范需保障监测精度与制动可靠性。离心式限速器需刚性安装在卷筒轴端,与卷筒的同轴度误差不超过 0.1mm/m,制动盘跳动量控制在 0.15mm 以内。电磁制动器应安装在减速器输出端,制动间隙调整为 0.3-0.5mm,确保制动响应迅速。速度传感器需与卷筒同步旋转,脉冲信号传输线采用屏蔽电缆,避免电磁干扰导致误判。室外起重机的超速保护装置需加装防雨罩,防护等级提升至 IP65,高温环境需增设隔热层,确保在 150℃以下环境中正常工作。
日常维护需建立全周期校验机制。每日班前检查制动间隙和传感器连接状况,确保无油污覆盖或机械卡阻;每月进行静态速度标定,采用转速计验证传感器精度,偏差超过 3% 时需重新调试;每季度开展动态载荷测试,以 1.1 倍额定载荷进行超速模拟试验,验证三级保护功能的协同性。维护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离心式装置的飞锤 pivot 点需每月加注润滑脂,电磁制动器的衔铁行程不得超过制造商规定值,液压系统需每半年检测油液污染度,确保 NAS 等级不低于 8 级。
特殊工况需强化适应性配置。多粉尘环境应优先选用全封闭结构的电磁式装置,避免机械卡阻;高温区域的液压装置需采用耐高温液压油,同时配备油温监测报警功能;防爆车间的电气部件需符合 GB3836.1 标准,制动过程中避免产生火花。当起重机进行载荷等级升级或调速系统改造后,需重新核定超速保护参数并进行 1.25 倍额定载荷的制动试验,确保保护能力与实际工况匹配。
通过科学选型、精准安装与规范维护,超速保护装置可使吊载坠落事故发生率降低 90% 以上。实际应用中需根据起重量等级、作业环境及载荷特性优化方案,如冶金起重机优先配置液压缓冲 + 机械制动的冗余系统,精密车间侧重电磁式装置的控制精度,形成 “类型适配、响应及时、制动可靠” 的安全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