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那曲龙门吊厂家 龙门吊在多用途码头件杂货堆场的作业实践
在多用途码头件杂货堆场作业中,龙门吊通过灵活配置吊具和协同设备,实现钢材、机械设备、车辆等多样化货物的高效装卸。例如,泉州太平洋码头采用 “龙门吊联机并吊平衡横梁吊具”,成功吊装单件 55-80 吨的荒料石,每年减少外租汽车吊成本超 68 万元,堆场利用率提升 25%。秦皇岛港通过激光传感与自动化控制技术,完成卷钢龙门吊无人化改造,单台设备年节约人工成本 200 万元,装卸效率提高 30%。
一、作业流程与设备协同
货物分类与预定位
件杂货按重量(5-200 吨)、形状(规则 / 异形)分类后,由平板车或轨道车运输至指定区域。采用激光测距仪(精度 ±5mm)和 UWB 无线定位系统实现毫米级预定位,例如某码头通过 SICK 激光传感器实时监测货物位置,配合 PLC 控制系统调整龙门吊行走轨迹,确保吊装偏差≤10mm。
多吊具切换与吊装
针对不同货种配置专用吊具:钢材采用 C 型钩或电磁吸盘(吸力≥2 吨 /㎡),机械设备使用刚性吊梁(承载能力≥150 吨),小型货物则用四点式柔性吊具。双梁龙门吊通过四绳交叉防摇系统,将摆动幅度抑制在 ±0.5° 以内,满足狭窄空间作业需求。
堆场堆存与转运
货物落位后,利用液压顶升系统微调高度,通过激光经纬仪检测垂直度,最终采用钢楔块和尼龙绳固定。例如,招商滚装码头使用抗拉强度≥5 吨的专业绑扎带,抵抗船舶颠簸对车辆的冲击。对于超重货物,龙门吊可与 SPMT 模块车协同,实现 “半吊半拖” 转运。
二、技术应用与效率提升
智能控制系统
采用 PLC + 变频器架构实现双机同步控制,通过位置误差补偿算法动态调整速度差异,同步精度达 ±2cm。例如,沪东中华龙门吊集成北斗定位系统,实时修正行走路径,年吊装效率提升 40%。部分设备配备毫米波雷达,自动扫描全场障碍物并规划避障路径。
专用工装创新
平衡横梁吊具采用 EH47 高强度钢,通过有限元分析优化结构,在减重 30% 的同时满足 350 吨单孔载荷要求。导向轨道采用柔性防护设计,引导分段平稳下落,避免碰撞损伤。易格斯拖链系统在恶劣环境下运行 12 年无故障,为供电系统提供可靠保障。
安全冗余设计
关键部位设置双重编码器和称重传感器,实时监测载荷变化。例如,某码头通过超载预判程序(预测载重 = 当前载重 + 变化率 ×0.5)提前触发预警,避免超额定载荷运行。
三、典型案例与效益
中沙合作的沙特国王港项目,1600 吨龙门吊采用塔架液压提升方案,26 天完成近 6000 吨结构吊装,联合吊装能力达 2100 吨,居世界前列。国内某码头通过 PLC 控制系统集成 DGPS 差分定位和 AI 视觉技术,实现钢材吊装全程自动化,单钩作业时间缩短至 45 秒,年处理量突破 50 万吨。
四、安全管理与维护
风险防控措施
严格执行《GB44171-2024 重大件吊装安全规范》,吊装前进行实吊重量差异分析,禁止在风力>6 级或能见度<200 米时作业。青岛港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实现抓斗与流动机械实时避障,降低清舱作业风险。
预防性维护体系
每日检查钢丝绳磨损(断丝数≤5%)、润滑系统(油脂温度≤60℃),每季度检测钢结构焊缝裂纹(深度≤0.1mm 时修复)。某码头引入东方中恒智能运维平台,通过 12 类传感器监测振动、倾角等参数,将非计划停机次数降为零。
人员操作规范
操作人员需持证上岗,吊装前进行三维动画交底和模拟演练。泉州太平洋码头在荒料石吊装前组织 3 轮四新评审,通过模拟吊重验证双车同步性,确保作业零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