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四川攀枝花移动模架厂家 移动模架行走系统:轮组驱动与轨道适配的工程实践​

发布: 河南豫哲重型起重机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25-09-19

行走系统是移动模架实现逐跨移位的核心功能单元,通过走行轮组、驱动装置与轨道的协同作用,将庞大的模架结构安全平稳地转移至下一施工段。这套系统经过苏通大桥、渝昆高铁等重大工程的实践验证,形成了适应不同工况的成熟技术体系。​

南通900吨提运架

走行轮组承担着模架整体荷载的传递功能,其结构设计直接关系到移位安全性。主流轮组采用 Q345B 钢材制作钢轮,轮轴直径不小于 95 毫米,配备 7519 型轴承以保障承重能力,单轮设计承载能力可达 300 千牛。实际应用中多采用双轮组对称布置,如苏通大桥引桥移动模架每侧设置 6 组轮系,通过轮轴两端连接的槽钢增强整体稳定性,轮组与模架底盘采用焊接固定,确保荷载均匀传递。轮组间距根据模架跨度设计,32 米标准跨模架的轮组中心距通常为 8 米,在曲线段施工时会适当缩小间距以提升转向灵活性,避免轮缘与轨道发生刚性碰撞。​

驱动方式的选择需平衡施工效率与地形适应性,形成电机驱动与液压马达驱动两种技术路径。电机驱动适用于直线段高效移位,MSS900 型移动模架配备 50 千瓦变频电机,通过减速器驱动轮轴,实现每小时 5 米的移动速度,苏通大桥引桥施工中该系统将功率损耗控制在 15% 以内。液压马达驱动则在复杂地形中更具优势,渝昆高铁周家村特大桥采用工作压力 25 兆帕的液压马达,通过油路分配实现轮组差速转向,在曲线半径 600 米的桥段仍能保持平稳移位,其双向液压锁设计可在停机时立即锁定轮组,防止模架溜滑。​

轨道形式作为行走系统的基础载体,需满足强度与精度双重要求。标准轨道选用 P50 型钢轨,每米重量 51.8 千克,通过预埋件或膨胀螺栓固定在墩顶或临时基础上。苏通大桥浅滩施工中,轨道基础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处理,确保地基承载力不低于 250 千帕,沉降量控制在每天 5 毫米以内。针对曲线段施工,轨道需按梁体线形预设弯曲半径,如重庆轨道交通项目在半径 600 米的曲线段采用轨道微调技术,通过轮组导向装置与轨道的配合实现平滑转向。轨道接头处采用鱼尾板连接,接缝间隙控制在 2-3 毫米,避免模架通过时产生剧烈振动。​

从苏通大桥的直线段高效移位到渝昆高铁的曲线段精准转向,行走系统的设计始终围绕荷载适配与工况适应两大核心。轮组的刚性承载、驱动方式的灵活选择与轨道的稳定支撑形成有机整体,通过参数优化与现场调试,确保移动模架在各种复杂环境下都能实现安全高效的跨墩作业,成为现代桥梁现浇施工不可或缺的技术保障。

公司网址:www.yzjqj.com

咨询电话:15893839825

上一篇:四川自贡移动模架厂家 移动模架电气控制系统:动力架构与操作模式的工程实践​    下一篇:没有了